石棉草科雞的基本介紹
草科雞是肉、蛋、藥兼用型的四川省優(yōu)良地方品種,因原產于石棉縣草科藏族鄉(xiāng)而得名。
2004年,由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——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寫出版的《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》和《中國禽類遺傳資源》將草科雞作為“肉蛋兼用型”和“藥肉兼用型”品種正式編入中國禽類遺傳資源中的“地方家禽品種”之列。
石棉草科雞為1982年確認的產于四川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(xiāng),體格碩大,肉質鮮美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優(yōu)良品種,是培育現(xiàn)代優(yōu)質肉雞的重要品種資源之一。
營養(yǎng)價值
2001年8月,農業(yè)部食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測試中心(成都)四川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采用“日立835.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儀”將草科雞和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所含的氨基酸、粗蛋白,粗脂肪、脂肪酸和礦物質元素等主要營養(yǎng)成份分生、熟雞肉進行了對比檢測與測試,結果表明:草科雞屬高蛋白、低脂肪食品,氨基酸含量豐富,滋補性強;與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相比,其蛋白質高2.8%、脂肪低5%、賴氨酸高11.7%,蛋氨酸高9.6%。
產品特點
草科雞體型渾圓,體格碩大,體質結實。頭部清秀較短,耳呈圓形,紅色;冠多為紅色單冠,6-9個冠齒。喙直而短、粗,多為黑色。肉髯鮮紅色呈三角形;頸長而靈活,皮膚肉色,部分為黑色。脛多數為灰黑色,少數為全黑。公雞體大雄壯,冠大直立,羽毛多為黑色,梳羽、蓑羽多為紅色,少數為多黃色鑲邊黑羽。富有光澤。烏骨雞約占27.1%,其中有10.7%為全烏雞,16.4%為半烏雞。
獲獎榮譽
草科雞是肉、蛋、藥兼用型的四川省優(yōu)良地方品種,因原產于石棉縣草科藏族鄉(xiāng)而得名。
2004年,由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——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寫出版的《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》和《中國禽類遺傳資源》將草科雞作為“肉蛋兼用型”和“藥肉兼用型”品種正式編入中國禽類遺傳資源中的“地方家禽品種”之列。
石棉草科雞的品嘗吃法
材料:
主料:雞翅中6到8只,
腌料:紅葡萄酒2大勺,濃縮橙汁2大勺,鮮榨檸檬汁1大勺,伍斯特醬油1大勺,新鮮迷迭香1支,姜片,蔥段適量
刷面:蜂蜜1大勺
做法:
1、雞翅中洗凈,在肉厚的一面斜劃兩刀,用消毒毛巾或廚房紙吸干水分;
2、雞翅中放進大碗,加入所有腌料,抓拌均勻,多抓一會兒,放在一邊,腌制30分鐘以上;
3、將雞翅排進烤盤,并刷上一層腌料汁;
4、送進預熱160度的烤箱,烤大約20分鐘至熟;
5、烤雞翅的時候,用一大勺蜂蜜兌上一大勺腌料汁,拌勻;
6、烤制過程中拿出雞翅,刷面2到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