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江血粑鴨的基本介紹
洪江血耙鴨是湘猜系。由鴨肉及干紅椒、生姜、樟腦、糯米粑制作。洪江血耙鴨色澤棕紅亮澤,醬香味醇厚,咸鮮微辣。具有典型湘西風味的名菜,發(fā)源于洪江市。烹飪時,把鴨肉及干紅椒、生姜、樟腦、糯米粑旺火在的沸騰的油里炸熟,然后放清水,倒入鴨血等,慢火煨煮,成品以其濃香、味足、色金黃,質酥肥而著稱。
營養(yǎng)價值
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,易于消化。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。鴨肉多,能有效抵抗腳氣病,神經炎和多種炎癥,還能抗衰老。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,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,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。
產品特點
色澤棕紅亮澤,醬香味醇厚,咸鮮微辣。
歷史民俗
洪江血耙鴨具有典型湘西風味的名菜,發(fā)源于洪江市。
洪江血粑鴨的制作方法
原料配料
仔鴨1只(約1500克),洪江甜醬30克,干紅椒10克,鮮紅椒100克,仔姜100克,米酒75克、白扣6-8粒
調料選用
精鹽、味精、料酒、胡椒粉、紅油、香蔥、鮮湯、菜油各適量
制作步驟
1、 將鴨治凈,鴨頭破開,鴨掌砍下不去皮,鴨肉宰成2.5厘米寬長方形塊, 鴨肫順刀切面進刀3/4改成花刀,鴨腸打結,瀝干水氣備用。
2、 干紅椒切節(jié),鮮紅椒切滾刀塊,仔姜切片,香蔥打結墊盤底,洪江甜醬 入一小碗內用少許紅油解散備用。
3、 凈鍋上火注油,下鴨掌爆成金色黃色時下入鴨頭,肫花和腸結爆炒片 刻后再下入鴨塊用中火爆炒,直至鴨塊起爆聲時下入白扣翻炒,繼而鍋內溫度 已很高時烹入米酒接火速炒,見鴨塊沾鍋并呈淺黃色且水氣已爆干時下入 甜醬,此時應改用小火將甜醬炒至香味四溢時下入干椒節(jié)、鮮紅椒塊、胡椒 粉、仔姜片、精鹽、味精、料酒及少許鮮湯,此時改用中火燒3-5分鐘后即可出鍋,盛入墊有蔥結的大盤內即成。
制作要領
鴨掌不去皮,爆鴨時注意火候,不要用猛火。
摻鮮湯時湯不宜多,一般一只鴨只用半小碗鮮湯,目的是充分入味,
湯汁過多鮮味大減。
放鹽要在下甜醬后,鹽的用量要考慮甜醬的鹽分,不能過咸。
甜醬用量要視原料多少憑經驗而加減,用量過大影響色澤,用量過少達不到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