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白紅心鴨蛋的基本介紹
電白淺海灘涂自然條件獨特,環(huán)境優(yōu)良,沒有污染,十分適宜魚、蝦、蟹、藻等多種生物群體的生長和繁殖,是蛋鴨的天然養(yǎng)殖場地。紅心鴨蛋系當?shù)伉嗈r用祖?zhèn)鹘涷瀮?yōu)育麻鴨所生,歷史十分悠久,曾為明朝貢品,有“中國第一蛋”之稱。經專家鑒定,蛋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、鈣、硒、鋅、卵磷脂、食用綠色素等營養(yǎng)成份,具有相當高的健身價值,有“去瘀生新、開胃健脾、清潤心肺、壯陽益氣”之功效,是當今世界上獨有的饋贈親友之綠色食品。尤為孕婦分娩的必備之品。蛋體肥碩,色紅圓大,質地粘韌,富有彈性,香酥爽口,煮熟后,蛋黃香味濃郁,蛋白韌滑可口,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十六種氨基酸和鈣、鋅等多種微量元素,營養(yǎng)十分豐富,色香味俱佳。紅心鴨蛋的主要生產基地有旦場、陳村等鎮(zhèn)。
歷史民俗
相傳在很久以前,電白沿海一條小漁村的村民有在海灘放養(yǎng)本地田鴨的習慣,鴨群靠啄吃海灘上的魚、蝦、蠔、螃蟹、河蟲、海草及菌藻類為主食。后來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在海灘放養(yǎng)的田鴨所產的蛋與普通鴨蛋相比,有蛋體肥大、殼厚和蛋心圓滑、質地粘稠、富有彈性、顏色殷紅閃亮、營養(yǎng)豐富等特點。吃之香酥可口,令人回味無窮。從此,紅心鴨蛋讓這條小村揚名,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商販紛至沓來,人們漸漸地把這條小村稱為“蛋場”,后來為了書寫方便就直接改為“旦(蛋的諧音字)場”。旦場鎮(zhèn)本地田鴨所產的紅心鴨蛋早在明朝萬歷年間就已是朝廷貢品,盛名遠播。
制作方法
咸蛋的加工方法較多,大體上可以分為浸泡法、包泥法和包灰法3種。浸泡法又包括鹽水浸泡法、泥漿浸泡法和灰漿浸泡法;包灰法又包括提漿搓灰法、提漿滾灰法、灰料包蛋法。配料時所使用的食鹽、黃泥、草木灰、水等都必須堅持過秤,尤其要嚴格控制食鹽的用量,不能憑主觀估計配料,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最終質量。
獲獎榮譽
電白生產紅心鴨蛋的廠商約有五家,都是采用“公司 基地 農戶”的模式生產經營,其中“正紅牌”紅心鴨蛋還榮獲中國第三屆農業(yè)博覽會優(yōu)質產品獎、中國國際農業(yè)博覽會名牌產品和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。電白每年出產的紅心鴨蛋超萬噸,產值逾億元,產品暢銷海內外。
電白紅心鴨蛋的品嘗吃法
腌制
將適量經挑選合格的紅心鮮蛋放入配制好的料泥里,并在料泥中滾動,使蛋殼表面均勻粘上一層料泥,再取出放入內撐薄膜袋的蛋簍或專用蛋箱里,為了防止粘連,在粘上料泥后,可以滾上一層草木灰。在裝箱時,要將蛋擺放整齊,并點數(shù)裝箱。最后在蛋面的最上層倒入少量料泥,抹平,扎緊薄膜袋密封,放入腌制車間內等待腌制成熟。腌制車間要求空氣流通,溫度一般控制在20~25℃,濕度不能過高或過低。一般情況下,成熟期夏季需22天左右,春秋季需35天左右,冬季則需50天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