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州板鴨的基本介紹
吉首著名傳統(tǒng)特產,早在清代就遠銷日本及東南亞。凡到乾州的游客,都喜買幾只品嘗或饋贈親友。據(jù)乾州一白發(fā)老翁介紹,乾州板鴨同乾州城血脈相連,有乾州城那天就開始有乾州板鴨的孳生與成形。
營養(yǎng)價值
1.鴨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消化高。容易被人體吸收。
2.鴨肉中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,能有效抵抗腳氣病,神經炎和多種炎癥,還能抗衰老。
3.鴨肉中蛋白質約為16%~25%,比畜肉含量高得多,鴨肉中的脂肪適中,約為7.5%比豬肉低,脂肪酸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短鏈飽和脂肪酸,熔點低,消化吸收比較高。
4.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,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,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。
產品特點
精制好的乾州板鴨呈琵琶形,色澤金黃,油光發(fā)亮,肉質細,味香可口。乾州板鴨烹調時,先用冷水洗滌,切成小塊不加任何佐料,入鍋蒸熟,待肌肉離骨時即可食用,味美甜,為上等佳肴。板鴨肉質細嫩、色鮮奇香、肥而不膩。
歷史民俗
從前,一位乾州孤兒,愛上一官家小姐,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,他卻不愿放棄,用深情的山歌打動著小姐的芳心。幾次被人打得頭破血流,仍然還去小姐的窗前唱著自己憂傷而不屈的優(yōu)美情歌。也許是小伙的真情感動了上天,小姐的母親不知道怎么回事,一下不思飯菜起來,只靠喝茶養(yǎng)命,如此長久下去怎么行?由此,乾州古城里出現(xiàn)一張告示,大意是誰能讓小姐母親進食,小姐愿做誰家媳婦。癡情的乾州小伙眼睛一亮,仿佛看到了希望,可又苦于自己沒有靈丹妙藥,正當他痛苦萬分,欲跳河求龍王幫忙那會,一只鴨子走進他家,安慰他說:“不急,好心的年輕人。你曾經救過我的命,現(xiàn)在你有難,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?我傳授你一個腌制鴨肉的方法……然后,你煮熟給小姐母親送去,她一定會胃口大開的?!痹瓉恚瑤啄昵?,他上山砍柴回家的路途、下萬溶江洗澡,見一只小鴨被一藤緊緊纏住,不忍心小鴨如此活活受難,他便一刀砍斷了那江中細藤。小鴨掙脫后,朝他點點頭就消失在江面上了。沒想到的是,自己的舉手之勞,救了一只鴨仙的同時,也救了自己。在鴨仙的指導和幫助下,他調制出的鴨肉香遍了乾州城,也使那位小姐母親不再厭食,直夸好吃好吃。如此,乾州板鴨正式誕生并流傳至今。傳說中,那位乾州孤兒娶回那位官家小姐那天,乾州城里掛滿了乾州板鴨,似紅紅燈籠照亮著乾州城、芬香著乾州城。
乾州板鴨的制作方法
乾州板鴨始于清末民初。整個鴨體呈琵琶形。隨后用肉桂、丁香、川椒、山奈、八角、白胡椒、桂子以及白糖、和食鹽等名貴香料配制成的混合鹽香料,均勻撒上鴨體,再輕輕揉擦,使配料末粘住鴨體。以背朝下,胸朝上,頭頸彎入背下,一層一層地平放進不漏水的干凈瓦缸內,最上層用圓木蓋蓋上,上壓干凈巖頭,使鴨體壓扁,鹽香料末腌透。鴨子入缸后,要經常檢查,每隔5至6天加入冷鹽開水略淹蓋鴨子平面,使鹽香料滲入所有鴨子肌肉內,入缸15天后,觀察鴨肺的顏色,若是棕紅色,表示已腌好,可出缸晾曬了。出缸的鴨子,得放入清潔水中洗掉香料渣和血鹽水,用干凈布抹干腔內外水分,再胸腹向下,背部向上,平放在透氣漏水的竹簾上,日曬風吹,干至5到6成時,用麻繩牽上兩鼻孔,掛至通風處晾干。
品嘗吃法
炒法:
板鴨洗凈后,切成塊,鍋內放少許油,放鴨肉進去爆炒,等到皮里的油出來了,放料酒.然后就開始放姜,干辣椒或者新鮮辣椒一起和鴨肉爆炒.覺得油多了可以把油倒出一部分,加一點開水燜一下,湯收得差不多了放蒜,一道美味可口、香氣撲鼻的乾州板鴨就可以出鍋了.